百度地图API自定义地图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精子库新闻

中医妇科调周理论体系与辅助生殖

2023-04-10 13:12:27 点击数:

一、中医妇科调周理论体系

(一)中医妇科调周理论基础

中医学认为,人体脏腑、经络、气血的生理活动,与日月的运行、四季的变化息息相关。月经周期是女性生理过程中阴阳消长、气血变化节律的体现。肾为阴阳之本,藏精,主生殖,经水出诸肾,在肾的主导与天癸的泌至作用下,冲任胞宫发生周期性的阴阳气血盈虚消长变化。只有当肾气旺盛,气血充沛,任通冲盛,月事如期,两精相搏,方能成孕。若阴阳气血消长变化发生紊乱,则引起月经失调、不孕症等疾病。中药调周治疗正是在中医学关于“肾藏精”“肾主生殖”“女子血海盈亏有期”“肾气-天癸-冲任-胞宫轴”理论基础上而创立的。

(二)调周法的分期用药特点

调周法,即调理月经周期的方法,是一种系统而序贯的治疗方法,并根据临证病变的差异进行辨证加减,亦即是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。

其特点主要是根据月经不同时期体内阴阳消长、气血变化的规律特点而制定分期用药调理。中医将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、经后期、经间期、经前期4期。调周法是从调经基础上发展而来,却又不同于调经,它基于对月经周期各阶段生理特点的深入认识,洞悉月经各期阴阳消长、转换的特点,通过对病理状态下产生的气血阴阳变化的辨证分析,因势利导,推动月经周期的正常转化,以达到协调气血阴阳、调经促孕的目的。

夏桂成依据太极八卦理论提出,在心(脑)-肾-子宫生殖轴的调节下,形成了阴阳消长转化的月节律,并提出月经周期疗法(简称调周法),并不断完善“周期学说”,从早期提出的根据月经周期不同的生理变化分为经前、经期、经后的三节律逐渐细化月经周期为5期的五节律及至7个不同期的七节律(行经期、经后初期、经后中期、经后末期、经间排卵期、经前期、经前后半期),提出相关治法,使调周法深化。许多医家根据阴阳调和理论,在中药调整月经周期节律基础上,结合西医学对女性生殖周期内分泌激素调节理论,提出分期用药、调周助孕的中药序贯治疗方法。

1.行经期(为月经周期的第1~4天)

此期胞宫泻而不藏,排出经血,呈现“重阳转阴”的特征。经血以通为顺,应通因通用,因势利导,去旧生新。因此,治疗以行气活血、养血通经为主。调经法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,应根据病情、病变程度的不同而给予活血调经、活血化瘀、逐瘀通经、化瘀止血等不同的处理方法。常用药物:丹参、赤芍、白芍、熟地黄、川牛膝、艾叶、益母草、桃仁、红花、三棱、莪术、当归、蒲黄、大蓟、小蓟等。寒凝者,可选《妇人大全良方》温经汤加减;气滞者,可选《医林改错》血府逐瘀汤加减;气虚者,可选《医宗金鉴》圣愈汤加减;血虚者,可选《金匮要略》胶艾四物汤加减。

2.经后期(为月经周期的第5~13天)

此期为阴长阶段,经水既行,胞宫空虚,子宫藏而不泻,为阴血的恢复和滋长期。此时应滋肾益阴养血,补肝肾之阴精,调脾胃之气血,使阴血逐渐恢复,从而促进内膜增厚,卵泡发育与卵子成熟,增强子宫内膜的容受性。然而“善补阴者,必于阳中求阴”,所以适当加补阳药能达到阳中求阴的效果,从而促使阴精滋生,卵泡生成。常用药物:熟地黄、菟丝子、山茱萸、枸杞子、白芍、沙参、麦冬、紫河车等。也可选用《傅青主女科》养精种玉汤加减、《景岳全书》左归丸加减、《百灵妇科》育阴汤加减。若有虚热,据辨证可滋肾清热、养心清热及清肝降火。

3.经间期(为月经周期的第14~15天)

此期为氤氲之期,或称“的候”“真机”时期(即“排卵期”),为阴阳转化阶段,重阴转阳,阴盛阳动,阳气内动以升为主。治疗以滋补肝肾、温阳活血为主,促使由阴转阳,以利卵子顺利排出。常用药物:巴戟天、菟丝子、丹参、当归、羌活、淫羊藿、黄精、枸杞子等。也可选用《医宗金鉴》桃红四物汤加减。

4.经前期(为月经周期的第15~28天)

此期阳长阴消,渐至重阳。重阳,是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阳生的高峰时期,此时阴阳俱盛。排卵之后,阴盛阳生,阳气鼓动,万物生发,为受孕提供孕育环境,故治疗应以温补脾肾为主。“胎脉系于肾,胎气系于脾”,脾肾既是经血之本源,又是安胎养胎之根本,补益脾肾既能调经,又可养胎。补脾胃以资血之源,养肾气以安血之室,胞宫阴精充盛,阳气旺盛,温暖子宫,疏利内膜,利于孕卵发育,促进孕育。常用药物:巴戟天、淫羊藿、菟丝子、肉苁蓉、桑寄生、续断、熟地黄、枸杞子、当归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