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度地图API自定义地图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生理知识分享

名家经验谈黄体功能不全-福建精子库

2023-04-06 15:13:35 点击数:
【名家经验谈黄体功能不全】

1.罗元恺经验

罗元恺认为,无排卵者,多属肾阳虚衰。肾阳虚具有垂体-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低下的表现。近代医家对于本病的病因分析众说纷纭,但归纳起来排卵障碍性不孕关键在于肾虚,以肾虚血瘀、肝郁肾虚、脾肾两虚、痰湿阻滞等证型多见。

2.夏桂成经验

夏桂成对黄体功能不全属肾虚者48例进行分析,其中肾阳虚者41例、占85.4%,肾阴虚者7例、占14.6%,提出黄体功能不全与肾阳偏虚(宫寒)关系较大。

3.蔡小荪经验

蔡小荪等通过对110例不孕症分析,认为不孕以肾虚为首,治疗当以补肾为主,即使湿热瘀滞阻塞胞络,除清热化湿、活血理气通络外,仍需兼顾及肾,只有在肾气的作用下,才能有助于胞络通调,以利孕育。

4.韩百灵经验

肾阴亏损,用百灵育阴汤(熟地15g,山药15g,川断15g,桑寄生15g,怀牛膝15g,山萸肉15g,白芍15g,牡蛎20g,杜仲15g,海螵蛸20g,菟丝子15g,龟甲20g);血虚,用育阴补血汤(熟地15g,山药15g,当归15g,白芍15g,枸杞子15g,炙甘草10g,山萸肉15g,牡丹皮15g,龟甲20g,鳖甲20g);肾阳虚,用渗湿汤(熟地15g,山药15g,白术15g,茯苓15g,泽泻10g,枸杞子15g,巴戟天15g,菟丝子15g,肉桂10g,附子10g,鹿角胶15g,补骨脂15g,陈皮10g,甘草10g);肝郁气滞,用调肝理气汤(当归15g,白芍15g,柴胡10g,茯苓15g,白术10g,牡丹皮15g,香附15g,瓜蒌15g,怀牛膝15g,川楝子15g,王不留行15g,通草15g,甘草10g)。

5.赵松泉经验

赵松泉认为,受孕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。首先要具备肾气旺,真阴足;同时要肝气舒、血脉畅;在任脉通调,冲脉旺盛的基础上,才能排卵和受孕。他在临床治疗中特别重视调理月经,重视结合基础体温测试来指导服药、指导性生活。赵松泉指出,肾精滋长是排卵的基础,冲任经脉气血和畅是排卵的条件,肾阴肾阳消长转化失常是卵巢功能失调病机的关键所在,是排卵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。赵松泉效法“种子必先调经,经调自易成孕”的医训,在治疗中始终遵循一个基本原则——调理月经,并创立了中药调周序贯服药法,借鉴基础体温测定指导服药。

【诊疗述评】

目前,对本病的治疗,西医学主要为激素促排卵,许多情况下好比是病马再打上几鞭;中医促排卵好比是将病马养成一个健壮的骏马,不用扬鞭自奋蹄。因此,中医辨证施治,通过整体调节,改善卵巢功能,从而诱发排卵,对排卵障碍性不孕具有一定优势。根据病情,可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,以缩短疗程,提高受孕成功率。

【预防调护】

1.合理膳食,食物花样尽量多,蔬菜最好每天保持5样以上。

2.适度运动,尤其对于肥胖者,要适当增加活动量,减少食量,保持适当体重。

3.调节情志,情志与排卵、孕育的关系极大。本人要自找情趣,如听音乐、散步、跳舞、练习书法等调节情志。家人尽量不要多问有关孕育之事。家人的催促,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【古代文献精选】

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 “女子七岁,肾气盛,齿更发长。二七而天癸至,任脉通,太冲脉盛,月事以时下,故有子。”

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二阳之病发心脾,有不得隐曲,女子不月。”

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有病胸胁支满者,妨于食,病至则先闻腥臊臭,出清液,先唾血,四支清,目眩,时时前后血……病名血枯,此得之年少时,有所大脱血,若醉入房中,气竭肝伤,故月事衰少不来也。”

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 “月事不来者,胞脉闭也,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,今气上迫肺,心气不得下通,故月事不来也。”

《类经·疾病类·血枯》:“血枯一证,与血膈相似,皆经闭不通之候。然枯之与膈,则相反有如冰炭。夫枯者,枯竭之谓,血虚之极也。膈者,阻隔之谓,血本不虚,而或气或寒或积有所逆也。”

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:“妇人经水不利下,抵当汤主之。”

《诸病源候论·妇人杂病诸候·月水不通候》: “醉以入房……劳伤过度……先经唾血及吐血、下血。”“妇人月水不通者,由劳损血气,致令体虚受风冷。风冷邪气客于胞内,伤损冲任之脉,并手太阳少阴经,致胞络内绝,血气不通,故也。”

《医学正传·妇人科》:“月经全借肾水施化,肾水既乏,则经血日以干涸……渐而至于闭塞不通。”

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·血枯经闭》:“血枯之与血膈,本自不同……凡妇女病损至旬月半载之后,未有不闭经者。正因阴竭,所以血枯。枯之为义,无血而然,故或以羸弱,或以困倦,或以咳嗽,或以夜热,或以食饮减少,或以亡血失血,及一切无胀无痛,无阻无膈,而经有久不至者,即无非血枯经闭之候。欲其不枯,无如养营,欲以通之,无如充之,但使雪消则春水自来,血盈则经脉自至,源泉混混,又庶有能阻之者?奈何今之为治者,不论有滞无滞,多兼开导之药,其有甚者,则专以桃仁、红花之类,通利为事。岂知血滞者可通,血枯者不可通也。血既枯矣,而复通之,则枯者愈枯,其与榨干汁者何异,为不知枯字之义耳,为害不小,无或蹈此弊也。”

《兰室秘藏·妇人门·经闭不行有三论》:“妇人脾胃久虚,或形羸气血俱衰,而致经水断绝不行。或病中消胃热,善食渐瘦,津液不生。夫经者血脉津液所化,津液既绝,为热所灼,肌肉消瘦,时见渴燥,血海枯竭,病名曰血枯经绝。宜泻胃之燥热,补益气血,经自行矣……或因劳心,心火上行,月事不来,安心和血、泻火,经自行矣。”

《丹溪心法·子嗣》:“肥盛妇人,禀受甚厚,恣于酒食,经水不调,不能成孕,以躯脂满溢,湿痰闭塞子宫故也。”

《圣济总录》:“女子无子,由于冲任不足,肾气虚弱故也。”

《医学正传》:“月水全借肾水施化,肾水既乏,则经血是以干涸。”

《女科切要》:“肥人经闭,必是痰湿与脂膜壅塞之故。”

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:“女子不孕之故由伤其冲任也……或因体盛痰多、脂膜壅塞胞中而不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