输卵管性不孕的医学发展-福建人类精子库官网
2023-04-06 15:19:56 点击数:【关于输卵管性不孕的古代文献精选】
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任脉为病……女子带下瘕聚。”
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:“妇人中风七八日,续来寒热,发作有时,经水适断,此为热入血室,其血必结,故使如疟状,发作有时,小柴胡汤主之。”
《诸病源候论·妇人杂病诸候》:“带下者,由劳伤过度,损动经血,致令体虚风冷,风冷入于胞络,搏其血之所成也。冲脉、任脉为经络之海,任之为病,女子则带下……秽液与血相兼连带而下,冷则多白,热则多赤,故名带下。”
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妇人女子众病论证治法》:“多因经脉失于将理,产褥不善调护,内伤七情,外感六淫,阴阳劳逸,饮食生冷,遂致营卫不输,新陈干忤,随经败浊,淋露淋滞为瘕。”
《校注妇人良方·妇人腹中瘀血方论》: “妇人腹中瘀血者,由月经闭积,或产后余血未尽,或风寒滞瘀,久而不消,则为积聚癥瘕。”
《女科撮要·热入血室》:“妇人伤寒或劳役,或怒气发热,适遇经行以致热入血室。或血不行,或血不止,令人昼则明了安静,夜则谵语如见鬼状。用小柴胡加生地黄。血虚者,用四物加生地、柴胡。切不可犯胃气。若病既愈而血未止,或热未已,元气素弱,用补中益气。脾气素郁,用济生、归脾。血气素弱,用十全大补,应无误矣。”
《女科撮要·带下》:“或因六淫七情,或因醉饱房劳,或因膏粱厚味,或服燥剂所致。脾胃亏损,阳气下陷,或湿痰下注,蕴积而成,故言带也。凡此皆当壮脾胃、升阳气为主,佐以各经见症之药。”
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·带浊梦遗类》:“湿热下流而为浊带,脉必滑数,色见红赤,证有烦渴而多热者,宜保阴煎、加味逍遥散,或经验猪肚丸亦佳。若热甚兼淋而赤者,宜龙胆泻肝汤。”
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·癥瘕类》:“瘀血留滞作瘕,惟妇人有之。其证则或由经期,或由产后,凡内伤生冷,或外感风寒,或恚怒伤肝,气逆而血滞,或积劳积弱,气弱而不行。总由血动之时,余血未净,而一有所逆,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瘕矣。”
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·积聚》:“积聚之病……当详辨之……诸有形者,或以脓血之留,凡汁沫凝聚,旋成癥块者,皆积之类,其病多在血分……”
《黄帝内经灵枢集注·痈疽》:“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,则血泣而不行,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,壅遏不得行,故大热,大热不止,热胜则肉腐,肉腐则为脓。”
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·带下门》:“五色带下,皆从湿化。若少腹胀痛,污水绵绵,属湿热者,宜用导水丸;其方即牵牛、滑石、黄芩、生军,治热有余也。属湿寒者,宜用万安丸;其方即牵牛、胡椒、小茴香、木香,治寒有余也。”
《内府秘传经验女科·赤白带》:“赤属血,白属气,湿热为病,漏与带俱是胃中痰积下流,渗入膀胱,稠黏者是。又有如白汤者,名曰白浊,主燥湿为先,法当升之。甚者法以提其气,宜断厚味。”
《傅青主女科·带下》:“夫带下俱是湿症,而以‘带’名者,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,故以名之……况加以脾气之虚,肝气之郁,湿气之侵,热气之逼,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……” “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,肝郁而气弱……方用完带汤。”“夫青带乃肝经之湿热……方用加味逍遥散……”“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……方用易黄汤。”“夫黑带者,乃火热之极也……方用利火汤。”“夫赤带亦湿病……火热故也……方用清肝止淋汤。”
《温热经纬·叶香岩外感温热篇》:“雄按:温邪热入血室有三证,如经水适来,因热邪陷入而搏结不行者,此宜破其血结;若经水适断,而邪乃乘血舍之空虚以袭之者,宜养营以清热;其邪热传营,逼血妄行,致经未当期而至者,宜清热以安营。”
【输卵管性不孕的现代研究进展】
输卵管性不孕是女性不孕的首要因素,约占1/3,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。输卵管先天发育异常发病率较低,主要有输卵管无管腔、输卵管副伞、输卵管缺失、输卵管憩室等。炎症反应引起的输卵管梗阻发病率约占50%~80%。引起炎症的原因有:
1.盆腔炎症性疾病
可包括女性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的炎症,常见的是输卵管炎。临床常见的原因为,有不洁性生活或性生活年纪过早;产后及经期有不洁性生活;医源性感染如人工流产、放节育环、盆腔及宫腔手术等。
2.病原体感染
亦是引起输卵管炎症的重要因素,如支原体、沙眼衣原体、淋病奈瑟菌、结合杆菌等的感染。有报道,输卵管炎症者感染解脲支原体高达81%,感染后可引起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炎症反应,导致输卵管阻塞。
3.子宫内膜异位症
可形成输卵管粘连,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功能导致不孕。
诊断性治疗是目前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主要方式,主要针对病灶发生在输卵管近端,常用的方式有腹腔镜下子宫输卵管通液术、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、介入性输卵管造影术等,但是单纯的诊断性治疗易复发。有报道,针对反复复发者,可在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输卵管再通术后,输卵管管腔内放置百菲米(改性壳聚糖医用防粘连芯)预防输卵管复发性粘连,提高宫腔内妊娠。针对病灶发生在远端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,可选用辅助生育技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