闭经的诊断与中医治疗
2023-04-08 10:43:36 点击数:【鉴别诊断】
1.原发性闭经应排除生殖器发育不良和先天畸形。
2.继发性闭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鉴别,如患者为青春期少女,应考虑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能;年轻女性,应与结核性盆腔炎鉴别;已有生产经历的女性,应考虑子宫腔与子宫颈粘连所致的闭经。还应排除妊娠、哺乳等生理性闭经。
3.应与一些罕见病鉴别,如暗经(个别育龄妇女,虽有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变化,但无经血流出,仍能生育,这种情况称“暗经”)、避年(指育龄妇女在身体正常情况下,月经频率为每年1次的情况)等。
【治疗】
在确诊闭经之后,尚须明确是月经病还是由他病所致。因他病致闭经者,先治他病,然后调经。
辨证重在辨明虚实或虚实夹杂的不同情况。治疗时,虚证者治以补肾滋肾,或补脾益气,或补血益阴,以滋养经血之源;实证者则根据郁、寒、瘀、痰等不同病因及证候,分别予以行气解郁、温经散寒、活血通经,以疏通冲任经脉。
(一)辨证论治
1.肾气虚证
辨证要点:月经初潮来迟,或月经后期量少,渐至闭经,头晕耳鸣,腰酸腿软,小便频数,性欲淡漠,舌淡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
治法:补肾益气,养血调经。
方药:大补元煎(《千家妙方》)加减。
人参、山药、熟地、杜仲、当归、山萸、枸杞、升麻、鹿角胶、丹参、牛膝。
中成药:①金匮肾气丸,每次10丸,每日3次,口服;②滋肾育胎丸,每次6g,每日2次,口服。
2.肾阴虚证
辨证要点:月经初潮来迟,或月经后期量少,渐至闭经,头晕耳鸣,腰膝酸软,或足跟痛,手足心热,甚则潮热盗汗,心烦少寐,颧红唇赤,舌红,苔少或无苔,脉细数。
治法:滋肾益阴,养血调经。
方药:左归丸(《景岳全书》)加减。
熟地黄、菟丝子、牛膝、龟甲胶、鹿角胶、山药、山茱萸、枸杞子、地骨皮。
中成药:左归丸,每次10丸,每日3次,口服。
3.肾阳虚证
辨证要点:月经初潮来迟,或月经后期量少,渐至闭经,头晕耳鸣,腰痛如折,畏寒肢冷,小便清长,夜尿多,大便溏薄,面色晦暗,或目眶黯黑,舌淡,苔白,脉沉弱。
治法:温肾助阳,养血调经。
方药:十补丸(《济生方》)加减。
熟地、山药、山茱萸、泽泻、茯苓、牡丹皮、肉桂、五味子、炮附子、鹿茸。
中成药:右归丸,每次10丸,每日3次,口服。
4.脾虚证
辨证要点:月经停闭数月,肢倦神疲,食欲不振,脘腹胀闷,大便溏薄,面色淡黄,舌淡胖有齿痕,苔白腻,脉缓弱。
治法:健脾益气,养血调经。
方药:参苓白术散(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加减。
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白扁豆、甘草、山药、莲子肉、桔梗、薏苡仁、砂仁、当归、牛膝。
中成药:①八珍益母丸,每次8丸,每日2次,口服;②参苓白术散,每次1袋,每日3次,口服。
5.阴血亏虚证
辨证要点:月经停闭数月,头晕目花,心悸怔忡,少寐多梦,皮肤不润,面色萎黄,舌淡,苔少,脉细。
治法:补血养血,活血调经。
方药:小营煎(《景岳全书》)加减。
当归、熟地、白芍、山药、枸杞子、炙甘草、鸡内金、鸡血藤。
中成药:八珍益母丸,每次8丸,每日2次,口服。
6.气滞血瘀证
辨证要点:月经停闭数月,小腹胀痛拒按;精神抑郁,烦躁易怒,胸胁胀满,嗳气叹息,舌紫黯或有瘀点,脉沉弦或涩而有力。
治法:行气活血,祛瘀通络。
方药:膈下逐瘀汤(《医林改错》)加减。
当归、赤芍、桃仁、川芎、枳壳、红花、延胡索、五灵脂、牡丹皮、乌药、香附、甘草。
中成药:血府逐瘀胶囊,每次4粒,每日3次,口服。
7.寒凝血瘀证
辨证要点:月经停闭数月,小腹冷痛拒按,得热则痛缓,形寒肢冷,面色青白,舌紫黯,苔白,脉沉紧。
治法:温经散寒,活血调经。
方药:温经汤(《金匮要略》)加减。
吴茱萸、当归、芍药、川芎、人参、桂枝、阿胶、牡丹皮、生姜、甘草、半夏、麦冬。
中成药:艾附暖宫丸,每次6g,每日3次,口服。
8.痰湿阻滞证
辨证要点:月经停闭数月,带下量多,色白质稠,形体肥胖,或面浮肢肿,神疲肢倦,头晕目眩,心悸气短,胸脘满闷,舌淡胖,苔白腻,脉滑。
治法:豁痰除湿,活血通经。
方药:丹溪治湿痰方(《丹溪心法》)加减。
苍术、白术、半夏、茯苓、滑石、香附、川芎、当归、黄芪、陈皮。
中成药:桂枝茯苓丸,每次9丸,每日2次,口服。
(二)中医外治
1.敷脐法
蜣螂1只(焙干),威灵仙10g(烤干)。
制用法:上药共研细末,填神阙穴,外用胶布贴盖,持续1小时后去药。1~2次每日,7~10次为1个疗程。
功效主治:活血化瘀通经。适用于血瘀型闭经。
2.热熨法
茺蔚子300g,晚蚕沙300g,大曲酒100ml。
制作法:先将前2药150g放入砂锅中炒热,立即撒入大曲酒50ml拌炒片刻,将炒热的药末装入白布带中,扎紧袋口热熨脐腹部。直至带中药冷,再取另一半药同法炒热,再熨脐腹。连熨两次后,覆被静卧半天。每天1次,连续3天为1个疗程。
功效主治:活血通经。适用于实证闭经伴腰腹胀痛、头晕、周身乏力等。
(三)针灸治疗
1.虚性闭经
取肝俞、脾俞、肾俞、关元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。
腰膝酸软,配命门、腰眼、阴谷等;盗汗潮热,配然谷;腹泻纳呆,配天枢;心悸,配内关。
2.实性闭经
取中级、地机、三阴交、合谷、太冲等穴。
小腹胀满,配四海、气海;小腹冷痛,配合灸关元、中极;胸脘闷胀,配支沟、期门。
(四)饮食治疗
1.气血虚弱型
当归30g,黄芪30g,生姜65g,羊肉250g。将羊肉洗净切块,生姜切丝,当归和黄芪纱布包好,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炖至熟烂,去药渣,调味食用。每天1次,每月经前连服1周。
2.气滞血瘀型
益母草50~90g,橙子25g,红糖50g。水煎服。每日1剂,每月月经前连服1周即可。
3.痰湿阻滞型
薏苡仁50g,炒扁豆25g,山楂15g,红糖适量。上药煮粥食用,每日1次,每次月经前连服1周余。
- 上一篇:闭经可怕吗-福建人类精子库官网
- 下一篇:名家谈闭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