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度地图API自定义地图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生理知识分享

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是什么

2023-04-08 10:58:47 点击数:
【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概述】

 

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(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,LUFS)是指卵泡发育未成熟或成熟后,卵泡中的颗粒细胞受黄体生成激素的刺激,卵泡未破裂而原位黄素化,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,从而使效应器官发生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改变。育龄期妇女中发生率为5%~10%,而在不孕妇女中约占25%~43%。

 

 

LUFS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并命名的妇科疑难病,通常以不孕为常见症状,且常被误认为是“原因不明”的不孕。中医学中并无“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”病名,多归属于“不孕症” “月经先期” “月经后期”等范畴。

 

【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病因病机】

 

氤氲之候即经间期,最大的生理特点为“排出精卵”。中医认为精卵的排出以肾中阴阳转化、重阴达阳为前提,以冲任气血充沛且气血运行无阻为条件。故病机以肾虚为本,与肝郁、血瘀密切相关。

 

 

1.肾阳虚

 

 

素体肾阳虚,或损伤肾阳,命门火衰,生化失期,不能触发氤氲乐育之气,则不能鼓动卵子顺利排出。

 

 

2.肝肾阴虚

 

 

素体肾阴亏虚或耗损肾阴,天癸乏源,水不涵木,则肝肾亏虚,疏泄闭藏无度,冲任失调,气血运行不畅而碍卵排出。

 

 

3.肾虚肝郁

 

 

素性抑郁或七情内伤而气机不畅,气滞血瘀,不能推动卵子排出。

 

 

4.肾虚血瘀

 

 

素体肾虚,加之反复流产或手术,瘀血阻滞于胞络,碍于卵子顺利排出。

 

【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诊断】

 

1.临床表现

 

 

虽然LUFS患者的卵未能排出发生原位黄素化,但仍然可以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,因此患者基础体温呈双相,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,具有规律的月经周期,在临床表现上难与正常排卵区分。

 

 

2.B超诊断

 

 

目前主要通过超声动态观察卵泡的发育过程来诊断LUFS。

 

 

(1)发育正常的卵泡不破裂而持续增大。

 

 

(2)包膜逐渐增厚,界限模糊,张力降低。

 

 

(3)囊泡内由无回声暗区逐渐变成少许细弱光点。

 

 

(4)直到下次月经囊泡才逐渐萎缩消失。

 

 

3.腹腔镜诊断

 

 

在预测排卵日后4~7天,腹腔镜检查卵巢表面未发现排卵孔,腹腔液量较少,迅速凝固。

 

【治疗】
(一)辨证论治

 

1.肾阳虚证

 

 

辨证要点:婚久不孕,月经基本规律,性欲淡漠,面色晦暗,腰酸腿软,怕冷,四肢不温;舌淡,苔薄白,脉沉细。

 

 

治法:温肾暖宫。

 

 

方药:促排卵汤(《罗元恺论医集》)加减。

 

 

菟丝子、巴戟天、淫羊藿、当归、党参、炙甘草、枸杞子、附子、熟地。

 

 

中成药:①右归胶囊,每次4粒,每天3次,连服3个月;②滋肾育胎丸,每次6g,每天2次,连服3个月。

 

 

2.肝肾阴亏证

 

 

辨证要点:婚久不孕,月经既往规律,形体消瘦,腰酸耳鸣,头晕眼花,五心烦热,少眠,口干便秘;舌红,少苔,脉细数。

 

 

治法:滋养肝肾。

 

 

方药:养精种玉汤(《傅青主女科》)合六味地黄丸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)加减。

 

 

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当归、白芍、山药、茯苓、泽泻、牡丹皮、首乌、肉苁蓉、龟甲、鳖甲。

 

 

中成药:①左归丸,每次9g,每天3次,连服3个月;②大补阴丸,每次6g,每日3次,口服,连服3个月;③坤泰胶囊,每次4粒,每日3次,口服,连服3个月。

 

 

3.肾虚肝郁证

 

 

辨证要点:婚久不孕,月经规律,或腰骶酸痛,头晕耳鸣,或胸胁、乳房、少腹胀痛,胸闷不舒,喜叹息;舌淡黯,苔薄白,脉弦细。

 

 

治法:补肾疏肝。

 

 

方药:开郁种玉汤(《傅青主女科》)加减。

 

 

白芍、香附、当归、白术、牡丹皮、茯苓、天花粉。

 

 

中成药:①红花逍遥片,每次4片,每天3次,连服3个月;②逍遥颗粒,每次8g,每天2次,连服3个月。

 

 

4.肾虚血瘀证

 

 

辨证要点:婚久不孕,月经规律,或经期有血块,或经期小腹冷痛;平素少腹胀痛,腰骶酸痛,手足不温;舌淡黯,有瘀点,脉弦细。

 

 

治法:补肾活血。

 

 

方药:少腹逐瘀汤(《医林改错》)加减。

 

 

小茴香、干姜、延胡索、没药、当归、川芎、官桂、赤芍、蒲黄、五灵脂。

 

 

中成药:定坤丹配合大黄虫丸。①定坤丹,每次7g,每日2次,口服,连服3个月;②大黄虫丸,每次1丸,每日2次,口服,当B超监测卵泡长至18mm后服用至卵泡破裂。